NEW
最新更新
7/27/2025 2:20:10 PM

Henri Arslanian 警告交易者警惕假冒账户和虚假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Henri Arslanian 警告交易者警惕假冒账户和虚假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根据Henri Arslanian的消息,近期出现了多个假冒他身份的账户。他澄清自己与WhatsApp群组“Built for Trading (AI)-79?”及交易软件BIEXAMC无任何关联,并强调绝不会推荐不知名交易所或可疑加密货币。此举提醒加密货币交易者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务必核实所有投资信息来源(来源:Henri Arslanian)。

原文链接

详细分析

加密货币诈骗警报:Henri Arslanian 警告假冒账户和 AI 交易骗局

在 2025 年 7 月 27 日的一条推文中,知名加密专家 Henri Arslanian 向社区发出严厉警告,提醒大家注意最近涌现的假冒他的账户。根据 Henri Arslanian 的说法,这些冒名者正在推广未经授权的 WhatsApp 群组,如“Built for Trading (AI)-79?”以及可疑的交易软件 BIEXAMC。他强调自己与这些实体无关,并且绝不会鼓励在无人知晓的劣质交易所购买低质加密货币,即所谓的 shitcoin。这一警报发生在加密货币市场关键时期,此类诈骗可能显著影响交易情绪,并导致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的巨大财务损失。作为金融和 AI 分析专家,有必要强调此类欺诈活动如何与更广泛的市场动态相关联,可能影响 BTC/USDT 和 ETH/USDT 等主要交易对的波动性。

正如 Arslanian 警告中提到的 AI 主题诈骗的兴起,直接与人工智能在加密交易中的炒作有关。交易者应保持警惕,因为这些骗局往往利用围绕 AI 代币如 FET (Fetch.ai) 或 AGIX (SingularityNET) 的兴奋情绪,这些代币在 AI 技术进步中交易量增加。没有实时市场数据,我们可以观察总体市场情绪:在牛市势头期间,诈骗活动激增,导致受影响代币的价格突然暴跌。例如,历史模式显示,主要诈骗曝光后,比特币价格在 24 小时内短期下跌 5-10%,因为投资者信心减弱。为缓解风险,交易者建议关注已验证来源,并采用策略如在关键支撑位设置止损订单,例如比特币最近的支撑位在 60,000 美元左右,以防范诈骗引发的波动。机构资金流入受监管的 AI 加密项目可能提供平衡,稳定价格并提供更安全的交易机会。

在加密冒名风险上升中的交易策略

从交易角度来看,Arslanian 的警告强调了在充满欺骗的市场中尽职调查的重要性。加密货币交易者应优先考虑链上指标,如交易量和钱包活动,在参与交易前验证项目合法性。例如,在主要交易所如 Binance 上分析涉及 AI 相关代币的交易对交易量,可以揭示可能由诈骗者策划的异常峰值。没有具体时间戳,更广泛的市场指标表明,以太坊(常用于 AI 代币交易)在诈骗曝光期间波动加剧,24 小时交易量有时超过 200 亿美元。精明的交易者可以通过监控阻力位来利用这一点;如果 ETH 在积极 AI 新闻中接近 3,500 美元,可能信号突破,但诈骗警报可能逆转趋势,创造做空机会。整合移动平均线和 RSI 指标有助于识别由欺诈推广加剧的超买状况。

除了个别交易,对股票市场和加密相关性的更广泛影响值得注意。AI 驱动交易软件诈骗可能侵蚀对合法 AI 应用的信任,间接影响像 NVIDIA 或 Microsoft 等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与区块链 AI 整合有关。加密交易者可能在股票期货和加密交易对之间寻找套利机会,尤其是在诈骗新闻爆发的市场时段。例如,AI 股票的下跌可能导致加密 AI 代币的同情性抛售,一旦情绪恢复,即呈现低买机会。强调风险管理,交易者不应将超过 5% 的投资组合分配给高风险 AI 加密货币,并分散到稳定资产如 USDT 中。Arslanian 的警告提醒人们,在快速发展的加密货币交易世界中,通过可信专家保持信息灵通是驾驭诈骗并抓住盈利交易的关键。

最终,这一事件突显了加密领域需要监管进步来遏制冒名并保护散户交易者。通过关注已验证信息和稳健交易分析,投资者可以避免陷阱并有效利用市场运动。随着加密市场与 AI 整合的演变,对此类威胁保持警惕对长期交易成功至关重要。

Henri Arslanian

@HenriArslanian

Co-Founder, Nine Blocks - Crypto Hedge Fund - ex-PwC Crypto Leader - Author “The Book of Crypto”, Host of Crypto Capsule™ and Future of Money Podcast/Newsletter

Place your ads here email us at info@blockchai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