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最新更新
7/24/2025 1:36:29 PM

BitMine巨鲸在7天内豪掷9.7亿美元大举增持以太坊 (ETH),总持仓已超20亿美元

BitMine巨鲸在7天内豪掷9.7亿美元大举增持以太坊 (ETH),总持仓已超20亿美元

据 @lookonchain 披露,一个被标记为“BitMine”的钱包在过去一周内进行了大规模的以太坊(ETH)增持。链上分析显示,该实体在七天内购买了266,119枚ETH,价值约9.7亿美元。此次购买行为使其总持仓量增加到566,776枚ETH,当前市值高达20.6亿美元。对于交易者而言,单一实体如此大规模的买入可能预示着强烈的看涨情绪,并可能通过增加市场买盘压力和减少交易所的可用供应量而对ETH的价格动态产生影响。

原文链接

详细分析

BitMine 大举买入以太坊:ETH 交易者的看涨信号

在加密货币市场的一个重大发展中,区块链分析公司 Lookonchain 报告称,主要玩家 BitMine 在过去一周内积极积累以太坊。根据 Lookonchain 于 2025 年 7 月 24 日分享的数据,BitMine 购买了 266,119 个 ETH,价值约 9.7 亿美元。此次买入使他们的总持有量达到 566,776 个 ETH,价值约 20.6 亿美元。这一举动凸显了机构对以太坊日益增长的兴趣,可能预示着 ETH 长期价值的强劲信心。对于交易者来说,这种大规模鲸鱼活动往往是市场情绪的关键指标,暗示 ETH 价格短期内可能面临上行压力。

深入探讨交易含义,这次积累发生在以太坊波动性较大的时期。虽然此处未指定实时价格数据,但历史模式显示,当像 BitMine 这样的鲸鱼增加持有量时,它可以为 ETH 创建坚实的支撑位。例如,考虑最近的市场趋势,ETH 在之前的积累阶段经常在 3000 至 3500 美元区间找到支撑,这可以通过各种分析来源的链上指标得到证实。交易者应密切监控交易量,因为增加的交易量往往伴随着此类买入,可能导致突破关键阻力位,如 4000 美元。此外,这次购买与更广泛的机构资金流入以太坊相一致,这可能与生态系统中的积极发展相关,如升级或 ETF 批准,从而提升流动性和采用率。从风险角度来看,交易者必须警惕任何突然抛售,因为鲸鱼动作也可能引发短期修正。

分析链上指标和 ETH 交易策略

链上数据为这次积累提供了进一步的背景。Lookonchain 的报告强调,BitMine 的买入发生在截至 2025 年 7 月 24 日的过去七天内,交易可能在主要交易所执行。这种级别的积累可能影响 ETH 的供应动态,减少可用流通供应,如果需求保持稳定,可能推动价格上涨。对于活跃交易者,这在现货交易、期货和期权市场中呈现机会。考虑在交易量激增确认看涨势头时做多 ETH 对 USD 或 BTC 交易对的策略。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包括 ETH/BTC 比率,如果以太坊在这一消息中表现优于比特币,该比率可能加强。此外,以太坊网络上的每日活跃地址和交易费用等指标可能上升,表明活动增加,支持看涨论点。像这样的机构流入往往先于反弹,正如过去周期中类似鲸鱼买入先于 ETH 价格在几周内上涨 20-30% 所见。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与更大的加密货币市场叙事相关,以太坊继续定位自己为去中心化金融和智能合约的领导者。有兴趣于跨市场相关性的交易者应注意 ETH 运动如何影响山寨币,甚至通过科技部门的联系影响股市,例如 AI 驱动的区块链应用。例如,积极的 ETH 情绪可能溢出到像 SOL 或 LINK 这样的代币,创造多样化的交易机会。就市场情绪而言,这次积累提升了整体信心,可能吸引零售投资者和进一步的机构资本。然而,外部因素如监管新闻或宏观经济变化可能影响结果。为了利用,交易者可能设置警报,当 ETH 价格穿越移动平均线时,如 50 日 EMA,它在历史上在积累阶段充当动态支撑。总体而言,BitMine 的举动强化了以太坊的韧性,为交易者提供了可操作的见解,既适用于短期剥头皮,也适用于长期持有,在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中。

总结这一分析,BitMine 的 ETH 购买规模之大——在短短七天内 266,119 个代币——突显了对以太坊未来的战略押注。随着截至 2025 年 7 月 24 日持有量达到 566,776 个 ETH,价值 20.6 亿美元,这可能是更广泛市场上升趋势的前兆。精明的交易者应将此数据整合到他们的策略中,专注于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和流动性池以获得最佳入场点。虽然加密市场仍不可预测,但这种可验证的链上活动为明智的交易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强调了实时监控鲸鱼行为的重要性。

Lookonchain

@lookonchain

Looking for smartmoney onchain

Place your ads here email us at info@blockchai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