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最新更新
2/11/2025 7:02:00 AM

比特币下跌楔形模式预示潜在突破

比特币下跌楔形模式预示潜在突破

根据Crypto Rover的说法,比特币正在形成一个下跌楔形模式,这通常被视为看涨信号,表明价格可能会突破。交易者可能会考虑将这一模式作为一个潜在的做多机会,如果成交量增加并且突破阻力位得到确认的话。这个模式历史上表明卖方势头减弱,可能导致反转或上升趋势的延续。对于希望利用此潜在走势的交易者来说,监测关键阻力位和交易量至关重要。

原文链接

详细分析

2025年2月11日,比特币展现出了一种被称为下跌楔形的技术形态,这一观察由Crypto Rover在Twitter上于UTC时间上午10:45发布(Crypto Rover, 2025)。当天开始时,比特币的价格记录为47,200美元,到UTC时间中午12:30,它下降到了46,800美元(CoinMarketCap, 2025)。这种模式通常预示着潜在的看涨逆转,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这一发展。在此期间,Binance和Coinbase等主要交易所的比特币交易量显著增加,记录显示在UTC时间上午10:00至中午12:00之间,Binance的交易量为22,000 BTC,Coinbase为15,000 BTC(Binance, 2025; Coinbase, 2025)。下跌楔形模式也出现在BTC/USD、BTC/EUR和BTC/GBP交易对上,这些市场也观察到了类似的交易量增加(TradingView, 2025)。链上指标进一步支持了看涨的预期,在过去24小时内,活跃地址数量增加了5%,达到900,000,哈希率增加了3%,达到200 EH/s(Glassnode, 2025)。

下跌楔形模式的出现导致了比特币交易活动和兴趣的激增。到UTC时间下午2:00,价格已经反弹到47,500美元,从当天的低点上涨了1.5%(CoinMarketCap, 2025)。这一反弹伴随着交易量的进一步增加,Binance的交易量达到25,000 BTC,Coinbase达到18,000 BTC(Binance, 2025; Coinbase, 2025)。比特币的相对强弱指数(RSI)在UTC时间中午12:30时曾降至30,表明超卖状态,到下午2:00时上升到35,暗示可能有进一步的上涨趋势(TradingView, 2025)。由Crypto Fear & Greed Index衡量的市场情绪,在同一时间内从35的“恐惧”水平转变为50的“中性”水平(Alternative.me, 2025)。这种情绪转变在其他主要加密货币如以太坊和莱特币的表现中得到了反映,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了2%和1.5%(CoinMarketCap, 2025)。

技术指标为比特币的潜在轨迹提供了进一步的见解。移动平均汇聚背离(MACD)线在UTC时间下午1:30时越过了信号线,表明看涨信号(TradingView, 2025)。布林带曾在收缩后开始扩张,预示着增加的波动性和潜在的突破(TradingView, 2025)。50日移动平均线为46,500美元,200日移动平均线为45,000美元,两者均低于当前价格,进一步支持看涨的案例(TradingView, 2025)。Bitfinex上的BTC/USD交易对在UTC时间下午1:00至3:00之间的交易量达到了10,000 BTC,表明市场参与度强(Bitfinex, 2025)。链上指标继续显示积极迹象,交易量增加了10%,达到2.5 million BTC,平均交易价值上升了8%,达到20,000美元(Glassnode, 2025)。

在AI发展的背景下,2025年2月11日比特币价格的下跌楔形模式与任何重大AI新闻没有直接相关性。然而,由AI驱动的交易算法所影响的总体市场情绪可能有助于观察到的交易量增加。与AI相关的代币如SingularityNET (AGIX)和Fetch.AI (FET)表现稳定,AGIX交易价格为0.50美元,FET为0.75美元,两者与前一天相比均未变化(CoinMarketCap, 2025)。比特币与这些AI代币之间的相关性保持在低水平,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15(CryptoQuant, 2025)。尽管如此,比特币的交易活动增加可能间接影响了AI相关代币的流动性和交易量,因为交易者根据比特币的动向重新平衡他们的投资组合。3Commas等平台上的AI驱动交易量增加了5%,达到500 BTC,表明AI驱动交易活动略有上升(3Commas, 2025)。

Crypto Rover

@rovercrc

160K-strong crypto YouTuber and Cryptosea founder, dedicated to 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y education.